防腐蝕瓦的概念
2015-03-27 13:24:14 點擊:
“防腐蝕瓦”的英文名詞Corrosion來自拉丁文“Corrdere”,意 思為“損壞” “腐爛”等。古漢語中,“腐”字還隱含“因久放 而導致形狀、性質改變”的意思。如,荀子勸學:“肉腐出蟲, 魚枯生蠢”,史記平準書:“太倉之粟,陳陳相因,充溢露積于 外,至腐敗不可食”等。作為科學名同,防腐蝕瓦最初只局限于金屬材料。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8044—1999和我國國標 GB/T 10123中將防腐蝕瓦定義為:“金屬與環(huán)境間的物理一化學相 互作用,其結果使金屬性能發(fā)生變化•導致金屬、環(huán)境及其構成的技術體系功能受到損傷。”由于時代進步和科技發(fā)展,金屬之外其他材料,如非金屬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同樣會因環(huán)境作用發(fā)生功能損傷現(xiàn)象。因此,防腐蝕瓦可定義為“材料(包括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 料)在周圍環(huán)境介質作用下造成的破壞,即材料與其環(huán)境間的 物理、化學作用所引起的材料本身性質的變化”。金屬的防腐蝕瓦是指金屬和周圍介質發(fā)生化學或電化學作用而引起的破壞。有時還伴隨著機械、物理和生物作用。
- 上一篇: 防腐瓦在各領域的廣泛運用 2015/3/29
- 下一篇:對ASA防腐瓦情有獨鐘的原因有哪些? 2014/5/17